研考报名还未截止,部分考生就已出现慌乱的心理。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所能承受的极限,恨不得考试马上结束;有的考生觉得报完名,考试就不远了,而复习计划还有很多未完成,心里极度焦虑,唯恐考试来临;有的考生甚至脑子一片空白,感觉之前复习的内容都是徒劳,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刚报上名就想放弃。专家提出,这是研考心理瓶颈期。考生要分析其原因,找到平复方法,调整好心态,理清冲刺阶段的复习思路及学习方法;避免心理瓶颈期对最后两个月的复习产生消极影响。
形成原因:
知识细节盲区导致“大脑短路”
综合近几年研考的出题模式来看,研考已逐渐转变为综合性考试,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多地偏向对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考生灵活掌握,在备考时并不一定把每个知识点都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研考试题不会让考生一对一地背写知识点,而是考查对所有知识点的串联和理解程度。很多考生认为脑子一片空白时,可能只是某些细节有盲区,这不是整个知识系统的空白。
同时,考生要清楚,无论之前的复习多么完善,到这个阶段,知识点都需要一个收拢的环节。所谓的收拢,就是在最后两个月,考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笔记本、错题本进行总结性复习,同时要钻研往年试题、了解时政。这是研考最后的攻坚时期,考生难免紧张,出现“大脑短路”,但只要对之前掌握的知识高频次地回顾,就可以成功战胜这种错觉。如果考生认为难以独立完成,可以考虑上一些辅导班,老师会对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为最后的冲刺提高效率。
平稳方法:
坚持“我为中心”,知识“为我所用”
考生要以“我”为中心,避免和其他考生片面比较。尤其是当考生看到自己的直接竞争者比自己领先时,心理波动会更大。10月前,考生按部就班地学习、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找到高频考点,逐个击破;10月后,考生要对这些知识点重复记忆、高频轰炸。之前的基础记背阶段和现在的高频轰炸阶段是相辅相成的,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抓紧考前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对知识点的复习做好合理的计划。如果某一部分基础知识点不牢固,考生就要挤出时间继续巩固,同时不要放松对其他知识点的强化。
调整心态:
克服“心理短板”才能画龙点睛
甘源强调,心理素质是研考的一部分。无论在研考的哪个阶段,心理素质都不能成为短板。整个研考过程中,考生都会出现心理、生理的疲劳和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正确面对这些情绪,自制力、毅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每名考生的学习方法不同,但都要先克服瓶颈期的“心理短板”,这样才能在效率上发挥更大优势。尤其是在最后两个月的“点睛”阶段,考生更要在调整好心态的基础上,在复习效率和知识理解上有所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