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鲍婧心
本文作者为国家留学基金委2016年派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能力建设国际研究所(IICB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pacity Building in Africa)工作的培训生。
在今年的八月底,我结束了在IICBA的公派实习项目。每当有人问我,在国际组织中实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时,我总会回想起当初选拔面试时考官的提问。
选拔面试中,考官试图考察我对多元文化的态度。我回答的核心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这是中国一直以来在文化上的外交态度。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政治课堂上的解读,以及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耳濡目染,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这个答案。
时隔一年,我对这一口号有了更多的体会,也深觉实际的跨文化交往比这几个简单的表述要更加复杂。有时明明双方都在表示一个观点,但因为角度不同、表述不同而来回争执——这是语言和思维方式不同。有时在我看来紧急的事,同事却要推迟到第二天做,当天下班就回家了——这是工作和生活观念不同。有时我以为我在解释工作,但对方却认为我在指责别人——这是沟通方式的不同。
当你在工作中发现同事的反应、理解和处理方式与你的预期不同,先不要急着评价,而是要提醒自己,这些反应很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
职业素养or文化?
在国际组织中,由于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工作经验涉及不同行业、年龄跨度大,文化差异会更加普遍。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常识和行业习惯很可能无法直接适用到不同文化或多文化的工作环境中。
在进入国际组织工作之前,我曾在国内的律师事务所(下文简称律所)长期实习。通常来说,律所的行政助理会把除法律技术之外的工作都处理得当。他们会定期来提醒律师哪个案件需要报告进度、经费,出差补贴的报销情况,还会提醒律师开会时间。如果团队接到新项目,行政助理会将立案手续马上办好,以便律师开工。律所聘用的新实习生在报到当天就能办齐相关手续。换言之,行政人员的工作主旨就是使律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法律技术的运用当中,而不被行政事务打扰。在律所的实习使我在律师业务和法律技术上进步飞速,而在其他方面却让我像个无知的婴儿。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总部,IICBA总部驻地
因此我在开始进入国际组织工作时,对处理行政事务的同事的预期是与律所的行政助理持平的。而现实却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留心,从签证到入职,从日常工作到办会议、出公差。理论上应该由行政助理负责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时时跟进和提醒,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我一开始认为这是行业习惯,是职业素养,心里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那时的我虽然身在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大院,心里却仍还是在北京国贸周五晚上加班到十二点,一边记录工作小时一边以匠人精神鼓励自己的小律师。
随着工作的开展,我逐渐地从这些经历中嗅到了文化差异的味道。“职业素养”或“行业习惯”,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在此岸的“职业素养”,在彼岸或许就不是那么值得推崇的品质。
所谓文化,龙应台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她在《文化是什么》中提到,“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另一个层次上的文化是一种特别的品质,它可能高度发展也可能严重萎缩,它决定社会发展。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大楼一侧
文化使有些同事会加班把当天应当完成的事情做完,以便其他同事在第二天继续开展工作,文化亦使一些同事到了下班时间立刻回家,将今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放到第二天再做。文化使有些同事在上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处理工作,文化亦使一些同事只处理最紧急的事情,然后去和其他同事享受茶歇。
对于崇尚效率的亚洲人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前一种实践——通过加班和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在不以效率为优先的社会中,这样的实践会被认为是过度工作。也许其他国家的人会认为中国人是工作狂,太功利,不懂得生活。法国人这么说中国人,非洲人也这么说中国人。
文化适应与拒绝
有位前辈和我说过,工作中展现出的状态比工作本身更重要。我时常会观察同事们的日常状态,总是笑眯眯、见人就问好的同事常常受人喜爱。非洲人尤其爱打招呼。在埃塞俄比亚,“你好吗”来回互问五六次都是正常的。来自西非的同事说在他们的文化里,对于不问好而直接谈事情的人,他们是可以不予理睬的。我的导师这一点就做得很好。她每天早上匆匆走进办公室后会和每个人问好,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和每个人拥抱、行贴面礼。她是日本人,在非洲过了大半辈子,已经习惯了当地员工的文化习惯。
作者与同事在办公室庆祝2016年中秋节
在这一点上,非洲的同事表面上做得比许多亚洲或欧美的同事更好。他们脾气好,有耐心,总是对你笑眯眯的,对什么都答应“好”。但实际上这种好脾气和耐心有时也是因为对工作不在意,缺乏热情。在我接触到的同事当中,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念:“为什么要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就没有人工作了。”在他们看来正在进行永远是最好的状态,因为这样才会一直有工作岗位,有会议,有援助资金。有时我也会惊讶于他们安于现状,不愿意看到社会发生改变的心态。每当我指出工作中不恰当的做法或不公正的现象时,他们常常回应我“这是非洲”。这让我看到了文化包容的国际组织中存在的一种消极形式的文化封闭——拒绝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或妥协于其他文化,而只关注自身的文化。他们仅仅期待我们去适应他们的工作方式,却不从外来文化中同样地汲取养分。一位塞内加尔的上司曾经这样去评论自己的土地:“非洲的问题在非洲人自己身上,要靠非洲人自己解决。”这样看来,也不无道理。
为什么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么重要?因为承认差异往往是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前提。承认差异的存在,不仅仅意味着正视现实,还意味着为了融洽地相处和协同合作,人们应该多多少少对彼此的文化进行一些妥协。这一妥协,不能够是单方面的。
在文化差异中沟通
当工作中出现摩擦、冲突、矛盾时,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这可能是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互相不理解,并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把问题个人化、情绪化,进而评价、抱怨。理解对方的立场是什么、思维方式如何,使用更能够让对方理解和情感上接受的语言,才能使你想传递的信息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到对方的大脑中。
我可以用我的亲身经历来举一个例子。由于国际组织的工作常常要求与国家政府和其他国际机构进行沟通,我在进行沟通时往往带着压力,十分审慎,如履薄冰。我常常自我反思,有没有使用了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说错了话,处理事情是否有失稳妥。所幸至今未出现严重的沟通事故,只是一次经历让我对沟通中的文化差异格外地注意了些。
有一次我给潜在出资人A写提示邮件。我在邮件中先是问候她近来如何,然后还提到共同熟识的同事对她的评价:“她人非常好,不过很忙。”最后则和她跟进上封邮件往来中提及的议题。
我给她写的这封邮件在我看来传递三个信息:其一,我们有共同熟识的同事,且他们对A的评价很高;其二,我理解她工作繁忙;其三,我在提醒她处理我们机构的事务。
后来美国的同事告诉我,通常情况下在别人背后评论是不礼貌的,如果是赞美的话,无可厚非,但是说A很忙就好像在指责A没有及时回复邮件。我听完她的分析后,内心十分忐忑不安。她则安慰我:“不要太过自责,这只是文化差异导致的。”
“通过教师教育和管理实现性别平等”主题会议
A很快回复了我。她向我道歉没有及时回复邮件,并提议会面商谈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答复。
也许我邮件的内容确实无可厚非?也许A并没有在意我的措辞?也许A因为在国际机构工作多年而理解这沟通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无论A到底怎么想,这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教训。
在国际组织中工作,学会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希望我的分享能够使读者对国际组织工作的一个侧面有些许了解,更希望这一分享为将要到国际组织中工作的青年们打一剂文化差异不适的预防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6OcePsLify3KhuH3XwDbw
(编辑 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