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畅谈中共十九大的世界意义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7-11-25 浏览量:295 二维码

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近日,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指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东盟的“关怀与共享”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地球村成员,两国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需要两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以下是此次专访的主要内容:

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全球媒体纷纷在突出位置报道中共十九大,报道中国的发展成就,解码中国的发展经验,关注中国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对十九大报告,您最关注什么?您对本次大会如何评价?中共十九大为何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

答:世界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感兴趣是很自然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中国的重大发展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本地区和世界。新加坡关注中共十九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深度合作。

就新加坡而言,我们不仅在投资、贸易、旅游等传统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而且还与中国共享社会治理、法治、反腐等现代领域的经验。因此,新加坡对中共十九大报告了解越多,就越能设定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的新领域。

我认为,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成果,一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总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和党执政兴国确立了基调、明确了方向,影响深远。

二是十九大为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首先,明确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路线图,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外交政策、甚至民族政策等广泛领域,并明确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

其次,为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定位。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被界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这只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阶段。现在,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新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就是如何处理好不同地区、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如何使商品、财富和机会分配更加公平。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挑战,因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不仅追求物质产品,还追求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无形产品。

如今的中国正面临这一挑战,新加坡也是如此。过去,当谈到满足生理需求时,可以衡量一个人每天需要吃多少、穿多少。但期望就比较难衡量了,因为期望总是不断提高。我认为,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指出了现代中国社会应怎样应对这一挑战。

问:中共十九大报告说,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您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您对此如何评价?

答:我想分享一下东盟的经验。东盟也希望建立一个“关怀与共享”的共同体。我认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实际上和东盟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地球村成员,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新中两国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需要两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来解决。

从最高层面看,一些全球性挑战需要多国携手合作,比如气候变化和大环境污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国与国交往中,也存在诸如规则和标准等问题,例如贸易规则、投资规则。 这些都需要新加坡和中国等国家合作制定,无论是通过世贸组织还是像APEC这样的组织,抑或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这是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规则,我们也必须遵守已达成共识的规则。

在另一个层面,还有具体的热点问题需要处理,比如难民危机。这些虽然是具体问题,但影响层面很大。这也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但非常有影响力,而且有很多资源。世界期待并欢迎中国在解决地区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当然,小国也难免期待大国承担更多责任。

问: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

答: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全球自由经济体系的受益者。维持这样一个体系,需要两国的共同努力。

为此,新中两国可以做几件事。新中两国要确保2009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与时俱进。两国目前正在针对新中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版本进行磋商,已完成了四轮谈判。我们将加快谈判步伐、尽早达成共识。

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中国与东盟也有升级版的自贸协定,但还未生效。各成员国应尽快完成各自内部程序。在东盟地区之外,新中两国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成员。RCEP覆盖区域的经济约占全球GDP的30%。这是为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实现自由化的重要安排。

我认为,新中两国可以通过提升新中自贸协定、批准东盟-中国自贸协定升级版和完成RCEP谈判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展现两国仍坚守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我们的经济体仍然向世界开放大门。

问:十九大报告说,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您觉得,两国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惠及两国人民?

答:新加坡欢迎“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宏伟的倡议。本地区仍需更好的基础设施,而地区本身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中国有经验和能力。因此,两国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实际上,东盟本身就提出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两个倡议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新中两国领导人也已就“3 + 1”平台达成了一致意见,以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合作。

所谓的“3 + 1”,首先是建立三个平台,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第一个是基础设施联通平台。新中两国之间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新马高铁也正在准备进行国际招标。中国对此项目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新加坡欢迎相关中国企业参标。我和大使馆的同事,甚至许多新加坡领导人都乘坐过中国高铁,非常舒适、快速、可靠。

第二个是金融连接平台。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30%,先流到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区域金融中心,许多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的公司来到新加坡发行债券,向在新加坡的银行借款,并寻找合作伙伴,组建合资企业,投资区域“一带一路”项目。这是新加坡一直发挥的作用。中国的金融机构也来到新加坡支持“一带一路”项目,新加坡对此表示欢迎,并有完整的生态系统(金融机构、保险、律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来支持这些金融活动。新加坡期待在金融方面加强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支持。

第三个平台是第三方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和现在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展示了新中良好的合作基础。接下来,两国可否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第三国进行公投项目呢?我认为,第三方合作的前景是好的。当然,在挑选项目时要考虑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新中两国还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员进行联合培训。新加坡培训过来自全球约170个国家的官员,拥有大量和中国培训合作的经验。自1996年以来,新加坡为中国约5.5万名干部进行了课程培训。中国朋友非常重视培训。新中两国都有一种培训文化,两国可在这方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

“+1”则指司法和法律领域的合作。在今年启动的首届新中法律和司法圆桌会议中,两国首席大法官齐聚北京,不仅谈到在司法方面加强双边合作,还讨论如何共同为“一带一路”项目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好的司法和法律服务。更多的投资、贸易和项目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商业纠纷。这是自然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已有的机制来解决这些纠纷。

新加坡已拥有非常完整的此类机制,如新加坡调解中心、国际仲裁中心和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我认为,两国的共同愿望,是让商业纠纷尽可能多地通过商业途径或法律平台解决,从而不被政治化。


署名:Cat


Baidu
sogou